总体说来,即便当前的传说部分变为现实,在良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总框架下,中国也拥有足够的资源去解决所有问题。
我说现在孩子用功的方法变了,今天的学校就是喜欢这样的学生。价值观的传承有点像养孩子,也有点像腌咸菜。
他说一个老婆一个孩子。我说你怎么对这部电影这么感兴趣?她说我是团委书记。人和神之间有一个启示者叫先知,比如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耶稣等。这是制度安排,不是道德安排,如果是道德情操的话,为什么早几年不想这事,老了快死了才想这事?希望中国未来也这样,把制度设计好,那些有钱人老了快死的时候,他自然会采用这套制度。万通是上市公司,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可以举个例子,陈逸飞去世后,他儿子跟后妈打官司,后来在底下怎么调解的?很简单,一打官司,这事在美国吵嚷起来,人们发现这人死了,税务局马上开始收遗产税。但如果你转移的方式方法不对,不仅转不过去,甚至还要坐牢。由于中央政府对此轮房地产调控的态度异常坚决,因此,预计2012年商品房开发投资将会出现明显回落(尽管2012年保障房建设将会形成一个年度高峰),这将严重拖累2012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整体增速,进而拖累201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同时,与欧盟各国所不同的是,我国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持有大量国有资产。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2009~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万亿元、8.3万亿元和10.4万亿元,年平均增速超过20%。由上述对2012年基础货币供求情况的分析可知,如果央行保持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2012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供求缺口将至少在1~1.2万亿元之间。由此可以推断,即使2012年中央财政存款增幅为零,国民经济整体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也将在2.6万亿元至3万亿元之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环比数据粗略计算,2011年CPI受翘尾因素影响最强的月份是2012年1月份,当月翘尾将达到3.3左右,2月后回落至2%左右的水平上下震荡,6月份之后翘尾因素影响力将明显减弱,基本呈单边回落态势。但如何定义稳健,怎样在政策操作层面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真实内含,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根据以往经验,我国狭义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1、M2的中性增速水平大致等于经济实际增速加通货膨胀率再加两三个百分点。2011年M1增速由2010的21.2%大幅回落至7.9%,回落幅度高达13.3个百分点。如果说2011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是控物价,那么,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就应放在稳增长方面。另外,地方政府持有的国有资产总规模也超过10万亿元。
因此,依笔者个人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本真含义就是保持币值和物价的长期基本稳定。2.建议央行放弃窗口指导的信贷调控模式,转而采用更为市场化的以银行间市场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信贷调控模式。考虑到2012年经济实际增速可能回落到9%附近,通货膨胀率大致会回落到3.0%~3.5%的范围内,因此,依据历史经验,2012年我国货币供应量中性增速水平应大致在14%~15%之间。金融危机之后的三年时间里(2009~2011年),我国两级政府预算赤字分别为9000亿元、10500亿元和9000亿元(包括2010、2011中央代地方各发行的2000亿元地方债)。
(4)M1、M2增速均已回落至中性增速区域(14%~15%)偏下位置,实体经济流动性短缺程度已逼近历史低位。3.2012年我国出口形势将异常严峻受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年末我国对欧出口单月增速已由年初的25%大幅回落至年末5%左右的历史较低水平,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在我国,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主要有两大增长源,一是由新增贷款派生的银行存款,二是由央行购汇形成的外汇占款。(3)民间借贷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偏高:2011年民间借贷年率普遍在20%以上,而1年期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接近8%,高出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56%)约1.4个百分点,高出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5%)约4.5个百分点。
2011年的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大致在3万亿元左右,依据目前走势,预计2012年的新增外汇占款很可能会大幅回落至1~1.5万亿左右甚至更低的水平(最近外汇占款已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由于因贷款增加而创造的存款货币占比较大,因此,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与贷款增速高度相关,尤其是广义货币M2增速与贷款增速的月度数据拟合性较好。由于2012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是回归稳健,因此,在稳增长方面,货币政策的施展空间有限。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积极,导致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担负了过重的保增长的任务。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供应看,2012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外汇占款的增幅。但从实际执行结果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并不积极,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并不稳健。
即使加上地方政府债务,2007~2010年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分别仅为36.6%、34.7%、44.1%和43.9%,预计2011年不会超过45%。另一方面,与往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信贷占比明显偏低。
因此,自2008年之后,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通常低于同期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是集中在年初发放还是集中在年末发放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受其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单月增速已由年初30%左右的增速水平回落到年底13.4%的历史低位。具体到2012年的信贷调控,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力求使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稳定在3%稍偏下位置,以使每月的平均新增贷款规模保持在7000亿左右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是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同比增速水平。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回顾:货币政策总体偏紧自201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经济政策应该坚持规则而不应相机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长期最大化。2012年货币政策:如何真正落实稳健的政策总基调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因此,建议央行今后在信贷调控方面放弃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窗口指导调控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科学和市场化的调控模式,即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主要调控手段,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资金利率为中介调控目标,通过调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松紧来间接实现既定信贷目标的调控模式。目前M1增速已经逼近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最低水平(2008年11月,M1增速降至6.6%的历史低位),M2增速更是跌至近10年的最低点。
据测算,截至2011年底,我国央企(包括金融类央企)净资产保守估计也在12万亿元以上(总资产大约为130万亿元),2011年贡献的净利润大致在1.8万亿元~2万亿元之间。全年出口累计增速很可能由2011年的20.3%回落至10%左右的水平,这将逼迫政府将更多的稳增长政策放在刺激内需上。
随着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净额逐渐向均衡水平靠拢,预计2012年外汇占款数量将较2011年明显减少。因此,无论从政府的赤字水平、收入水平还是公共债务规模看,我国政府负债都远在安全线以下。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进入专题: 货币政策 。根据目前中央财政的负债能力,中央政府还有巨大的发债空间。M2增速也由上年的19.7%回落至13.6%,回落6.1个百分点虽然2011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没有积极起来,另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显得过于稳健而趋于偏紧了。
因此,建议央行今后在信贷调控方面放弃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窗口指导调控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科学和市场化的调控模式,即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主要调控手段,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资金利率为中介调控目标,通过调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松紧来间接实现既定信贷目标的调控模式。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最近几年所实行的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实并不积极,在保增长或稳增长方面,财政政策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另一方面,与往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信贷占比明显偏低。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经济政策应该坚持规则而不应相机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长期最大化。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财政赤字扩张之间明显不协调。前者大致占70%,后者大致占30%。